死亡只是一扇門
害怕死亡,是一件很自然而正常的事,因為死亡代表結束,代表離別。正如英國思想家約翰生曾經說過:「人一生的思考,只不過是盡力擺脫對死亡的思慮。」(“The whole of life is but keeping away the thought of death”)但死亡又是如此客觀而真實,遲早臨到你我身上。身為基督徒,又可以如何理解和面對死亡呢?
基督教信仰堅決拒絕「人死如燈滅」的說法,因為我們相信死去的只是人在塵世上的形體,將來在造物主上帝的國度裏,死去的人都要復活,並且是帶著已得勝,又被改變的身體(參新約哥林多前書15:42-52)。
使徒保羅論到復活,他首先反對靈肉二分法的謬誤,指出基督教信仰的復活,不是靈魂離開軀殼以致不朽的「復活」,而是戰勝罪和死的權勢的整全復活。保羅借用上帝在自然界的現象來說明祂的能力,一粒種子有一種形體,到它長大了,成為一棵樹,就有完全不同的形體;同樣地,上帝也可以使我們今天的身體完全改變過來,「死亡復活也是這樣,所種的是朽壞的,復活的是不朽壞的」(v. 24),可朽壞的變成不朽壞的,好承受上帝的國度,這就是基督教信仰復活的意義。
因此基督教的復活觀不是希臘神話中火鳳凰的轉化,也不是中國梁祝恨史中的墳墓化蝶,而是真真正正的相信上帝必然更新我們的生命,使我們縱然經過塵世的死亡,也必進入新的存在、上帝的將來。
這盼望扭轉了我們對死亡的看法,正如電影《禮儀師的奏鳴曲》其中一個片段,那位負責為火葬按鈕的先生說:「死亡彷彿一扇門,從這邊進入,其實是進到另外一處地方。」基督徒更加相信,上帝必在那一處接待我們。